鲁媒:艾克森退役,初代归化告别,中国足球需寻新路

直播频道:

直播吧在4月10日播报了一则新闻,关于艾克森的退役。在《济南时报》的报道中,提及了中国足球的“初代归化”现象正在悄然落幕。中国足球在发展过程中,尽管引进了众多归化球员,但似乎仍缺乏一套有效的管理和使用策略。

北京时间4月9日,35岁的艾克森宣布结束自己长达16年的职业生涯,这一消息震动整个中国足球界。随着艾克森的退役,金元时代下的首轮归化大潮也在渐渐谢幕。曾经在球场上闪耀的阿兰、费南多在上个赛季结束后便离开了中超联赛,目前均未找到新的比赛机会。而洛国富则预计在2024年宣布退役,高拉特在完成归化后甚至未曾代表国足登场便选择了退役。

这些球员曾经承载着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的希望,然而如今看来,这场豪赌似乎已经沦为泡影。从数据上看,艾克森的归化或许是中国足球迄今为止最具回报的投资。他共为国足出场19次,贡献了4粒进球和3次助攻。但遗憾的是,由于归化完成时已处于职业生涯末期,艾克森并未能成为改变中国足球命运的关键人物。

相似的命运在阿兰、高拉特、洛国富、费南多等归化球员身上不断重演。他们以外援的身份在中超打出了名堂,在金元足球最鼎盛时期开始了归化程序。然而,在经历巅峰期后,他们虽然获得了为国足比赛的资格,却最终在混乱的氛围中沦为中国足球的尘埃。

这次的中国足球归化尝试可以被视为一次豪赌。以艾克森为例,他在效力海港时期年薪约为500万欧元,但在完成归化后回到恒大,他的年薪上涨至约800万欧元。尽管他的职业生涯因“户口本”优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延长,但对于整个中国足球的归化战略来说,这并不代表成功。

这次尝试暴露了中国足球的问题:在归化战略启动之初,各方尚未制定出完整的计划。投资人出于增加外援的角度投入了大量资金,但国家队却因种种问题未能厘清思路。这导致了一系列混乱与争议,尽管国足纸面实力有所提升,但在球场上的表现却极度自我否定与批判。

就目前的中国足球整体环境而言,归化球员仍然是短期内提升球队实力的最有效手段。然而,要将这一设想转化为成果需要经历复杂的过程。这需要我们拥有完善的顶层设计,以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。显然,我们目前还未建立起这样的体系。

中国足球的归化策略更多地是在中超内部挖掘潜力。由于居住时间等限制,大多数归化球员在达到条件时已经过了巅峰期。此外,球队始终缺乏成熟的体系,教练组的态度也不统一,这使得归化球员的存在变得相当尴尬。尽管我们还有塞尔吉尼奥这样的归化球员,但未来还会有更多。这项工作不能仅停留在个人层面,我们需要找到归化球员的“说明书”,中国足球不仅需要经验,更需要智慧来指引我们前进。

相关新闻

RELATED NEWS